【健身房教練費用值不值得?】報名前你該知道的大小事!

文章目錄

健身房教練課的分類?

1.體驗課

體驗課通常是健身房或教練提供的免費或低價課程,目的是讓訓練新手可以了解訓練流程、教練上課風格,以及教練與學員培養默契。

雖然體驗課通常是健身房或教練的「銷售環節」,但對於我們消費者來說,也是用來了解教練、選擇教練非常實用的階段。

只要花少少的體驗費用,或者是免費體驗,你就可以從中觀察教練的談吐、言行舉止、上課風格,以及彼此的頻率有沒有對上。

當然,我們也必須了解,不是只有我們在選擇教練,教練也會利用體驗課選擇學生,所以我們也要拿出良好的態度,建立彼此的互信關係,未來才會更好配合。

2.一對一私人教練課

一對一私人教練課是坊間最常見,也是最專業、最有針對性的健身房教練課程。有專業教練的一對一指導課程,能夠幫你量身打造訓練內容,也能讓你獲得最高品質的訓練。

也就是說,一對一私人教練課的優點是效果顯著,同時可以降低受傷風險。

不過,私人教練課雖然好處多多,但我們還是得根據自己的狀況與預算來評估,是否要選擇一對一私人教練課,因為一對一私人教練課的費用相對較高。

3.一對多私人教練課

一名教練指導2~4位學員,介於一對一和團體課之間,費用通常較便宜。不過因為教練必須分散注意力在每一位學員身上,學員的收穫也會被稀釋。

大部分會選擇一對多私人教練課等人,都會喜歡和親朋好友一起上課同樂的凝聚感,享受大家一起努力的氛圍。

但一對多私人教練的課缺點,是進度相對較緩慢。因為教練必須顧及大家的程度,無法針對一個人給予貼身訓練指導。

4.團體課程

團體課程通常存在於大型俱樂部,由一位團課教練帶領多人一起訓練,例如有氧舞蹈、飛輪、伸展瑜珈等等。

團體課程的優點是氣氛熱鬧,而且通常不用另外付費,適合喜歡團隊氛圍、需要群體動力的人。

但缺點是個別指導較少,學員很難獲得教練的深入指導,需要努力完成動作,跟上課程節奏。

健身房教練費用怎麼算?

健身房教練費用會根據很多因素而有所不同,包含地區消費水平(市中心價格偏高)、場館健身房品牌、教練年資與經驗、上課形式、購買堂數等等。

所以想要知道教練課費用最準確的方式,就是直接跑一趟健身房,和現場服務人員做諮詢,或是直接報名體驗課。

不過,我們還是可以根據大方向,去知道教練課程的費用區間,所以我做了以下內容整理,提供你參考:

1.影響教練課費用的因素

  • 教練資歷與專業程度:資深教練、持有越多專業證照或比賽經驗的教練,費用通常較高。
  • 教練稀缺性:某位教練的學生太多,就勢必會透過漲價來調整供需。
  • 健身房品牌與地點:位於市中心的健身房,或是走高端服務的健身房,教練課價格通常較高。
  • 課程類型:一對一私人課程費用最高,一對多課程次之,團體課則最便宜。
  • 購買堂數:大多數健身房或工作室,會提供單堂與套裝價格,一次購買越多堂數,單堂價格換算下來通常更優惠。

2.一般健身房教練課價格範圍

  • 體驗課:免費或300-1,500元不等,視每一間健身房、教練而定。
  • 一對一私人教練課:單堂約1,000-3,000元,依教練資歷與健身房品牌有所不同。
  • 一對多私人課:單堂約800~2,500元,適合與朋友一起訓練,分攤費用更划算。
  • 團體課程:單堂約200~800元,但大部分健身房的月費會就有包含團課,會員可以免費參加。

3.自由教練也是選項之一

市面上的健身教練課,除了大型俱樂部、小型工作室、國民運動中心,還有近幾年選擇越來越多的「自由教練」。

自由教練的意思,就好比自由接案者,他們沒有公司、沒有雇主,自己承接市面上學員的工作(不靠行的意思)。

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來看,自由教練的價格可能更加實惠(除非你選擇知名教練)、課程安排更彈性、訓練內容更適合自己,也沒有健身房會籍的綁約限制。

但缺點就是場地必須彼此配合,需要找到開放場租的健身房,而且教練課的保障並不像俱樂部、工作室那樣子完整。

自由教練有優點也有缺點,但最重要的還是你要找到合適的那個「人」,能夠帶你訓練,幫你成長的那位教練。

健身房教練課程付費方式?

  • 單次購買教練課程(通常是體驗課)
  • 刷卡一次付清、現金、轉帳
  • 分期付款
  • 階段性支付

如何找到適合的健身教練?

1.確認上課地點

要養成運動健身的習慣,運動地點與環境是非常重要的。

試想,家裡樓下就有健身房,或是需要通勤30分鐘以上的健身房,哪一間會有利於你養成健身習慣?

答案應該很明顯是前者。

所以,要尋找適合的健身教練,你可以從自己家裡或公司周邊開始找起。

而環境的部分,你應該到現場之後,體驗一下場館的整體環境、空氣品質、氣味、乾淨程度、器材完整度等等。

在舒服的環境之下訓練,才能讓你更加喜歡這件事!

2.檢視教練專業與相關證照

對於素未謀面的教練,身為消費者的我們,該如何確認教練的專業技能,如何知道教練有沒有能力幫我們達到目標?

最快的方式就是看證照。

雖然有證照的教練,不代表就是讚,但至少可以讓你做一個初步的篩選。

因為證照有它的公信力與嚴謹性(尤其是國際證照),教練要考取證照,必須要經過一定程度的培訓以及考核,而這個過程就會強化教練的專業技能。

目前健身教練最常見的國際證照,分別是ACE、NASM、NSCA、ACSM,你可以檢視教練有沒有這些系統的證照考核。

有了證照,接下來就是彼此的磨合以及溝通。

3.體驗課程先觀察

教練課其實不便宜,也不是人人都可以負擔得起,所以大部分的俱樂部或健身房,都會提供免費或低價的體驗課,讓客戶去找到適合自己的教練,也讓教練在這個過程中推銷自己。

所以,找教練的時候無需害羞,可以直接報名單堂體驗課,並且在過程中好好「識人」。

建議至少體驗2-3位不同教練,比較不同風格,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教練。

4.簽訂課程合約

合約的部分,是保障你和教練的彼此權益。

當然,問題沒發生的時候,大家好來好去,我們總是認為自己不會那麼倒霉,遇到糾紛甚至官司。但很多的案例告訴我們,那些最難處理的糾紛,都是因為當初沒有簽訂合約。

所以在決定購買教練課前,務必一定要簽約,並且詳細了解合約內容,避免後續糾紛。

課程合約的部分,大部分的健身俱樂部、工作室都有嚴謹的制度,需要注意的是「自由教練」。

如果你是找自由市場的健身教練,你就需要更注意這位教練有沒有擬定合約的習慣,如果沒有,你可以主動提出,保障彼此。

教練課程合約內容檢查重點:

  • 服務內容(課程之外可能會包含一些諮詢,這都要事先講清楚放在合約)
  • 課程總堂數
  • 金額費用、付款方式
  • 能否退費、轉讓
  • 課程有沒有上課期限
  • 請假規則
  • 若遇到特殊狀況(如受傷、生病)怎麼辦

5.不要一次購買大量課程

教練在推銷課程的時候,都會主打「買多賺多」,告訴你一次買36堂、48堂(或更多)是最划算的,讓人心動不已。

不過,我們千萬要把持住。

當你對於眼前這位教練還不夠熟悉、不夠信任,一定是優先購買「低堂數」,雖然沒辦法用很划算的價格購買課程,但是用這點錢拿來當保障絕對值得。

許多教練會在體驗課的時候拿出渾身解數,是為了博取你的信任,讓你乖乖掏出信用卡,但是後續的課程有沒有依舊那麼用心,我們根本不得而知。

所以,對於第一次配合的教練,都可以先買個6堂、12堂等等,等這些課程上完,要準備續約的時候,再來購買高堂數也不遲!

不想找教練,自己練可以嗎?

這個問題其實沒有標準答案,你必須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、學習能力、時間安排、經濟能力來考量。

不過,我這邊提供一些思路給你參考。

1.你的運動經驗如何?

如果你已經有一定的運動經驗,或是基本程度的身體素質,那你就更容易朝著「自己練」這個方向。

例如,你求學階段曾經參加校隊、體育比賽,或是有打球、跑步的習慣,那你對於自己的身體會更加了將,健身對你來說更容易上手。

不過,如果你是運動小白,求學階段從來不喜歡上體育課,也沒有什麼愛好的運動項目,那你自己訓練的話,受傷風險也比較高。

所以,對於身體素質不夠,沒有什麼運動經驗的人來說,我會更建議你直接請專業教練。

2.你的學習能力如何?

雖然運動健身是體力活,但我們可以從日常生活中找到一些蛛絲馬跡。

你可以自我檢視一下,平常在學習新的事物,自己是不是容易上手?願不願意自己多多嘗試?會不會自己花時間找資料?

如果你的自主學習能力很強,那可以考慮自己訓練;但如果你連處理日常事務或工作,都很少自主學習,那對於教練課來說,可能也需要有個教練來指導你、督促你。

3.你是否足夠自律?

同樣的,對於是否要購買教練課程這個選擇考量,你可以思考自己是否自律。

在求學階段,是不是會按照課表學習、讀書、考試?在求職階段,是否會按照期程,完成老闆交付的任務?在追求成就的時候,是否會設定目標,並且逐一完成?

如果你是一個足夠自律的人,能夠按時去健身房、嚴格執行訓練計劃,並且在飲食和休息上也能自我約束,那麼自己訓練是完全可行的。

但如果你容易懈怠,或者常常因為工作、生活忙碌而放棄許多事情,那麼想要養成健身習慣,教練的督促和陪伴可以幫助你保持動力。

4.你的身體有沒有傷病疾患?

最後一個要思考的,是你的身體有沒有舊傷、慢性疾病或其他健康問題。

因為對於身體有疾患的人來說,在健身訓練的時候,就更需要特殊且專業的課表編排,繞過身體不能做的動作,並且安全的訓練、成長。

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需要足夠專業的教練才能幫你做到。

所以,如果你的身體狀況比較特殊,你會更需要專業教練的協助與幫忙。

更多精選文章
搜尋更多優質好文
更多精選文章
本周熱門文章
返回頂端